舆论引导
【央视 海峡两岸】唐桦:赖清德是“加强版的陈水扁”和“暴力版的蔡英文”
时间:2024-05-27 浏览次数:306

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指出,台湾地区领导人20日的讲话通篇充斥着敌意与挑衅、谎言与欺骗,“台独”立场更加激进冒险,大肆宣扬“两岸互不隶属”“台湾住民自决”等分裂谬论的态度极为猖狂。赖清德上任伊始便迫不及待地展现了“台独”的真面目,暴露“台独”本性,他与意何为?又底气何来?“独”派势力张牙舞爪,展开各种挑衅行为,背叛岛内主流民意,赖清德自以为能走多远?祖国统一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如果赖当局一意孤行,那么将会怎样?我院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唐桦就此接受央视《海峡两岸》节目采访,深入阐述看法和见解。

节目主持人:看来赖清德的就职演说让岛内的民众担心不已,但是赖清德似乎铁了心要放任“独派”势力在两岸关系上横冲直撞,您怎么看待他“台湾住民自决”包藏“台独”野心的行径?

唐桦副教授:赖清德这次说“1624年台湾从台南出发,开启台湾全球化的开端”,这是把台湾历史当成从荷兰殖民者侵占台南开始,是一种典型的殖民史观。那我们就来看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台湾自古属于中国的历史经纬清晰、法理事实清楚。早在荷兰人到来以前几千年,大陆的人群已经来到了台湾,大坌坑文化跟福建沿海的壳丘头文化同出一源,基因研究也显示台湾的少数民族来自大陆地区,两岸的交流其实一直持续。公元230年,三国时期吴人沈莹所著《临海水土志》更用文字证明了两岸长期往来的历史。那么宋元以后,中国历代中央政府开始在澎湖、台湾设治,实施行政管辖。1624年,荷兰登陆台湾,但是其实实际上占据的不过是台南的一隅,在台湾广袤的其他地区,还有大量少数民族和汉族的百姓一直在繁衍生息。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入侵者收复台湾。1683年,清朝统一台湾,此后逐步在台湾扩增行政机构。1684年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1885年改设台湾为行省,是当时中国第20个行省。我们来看赖清德这次强调的“台湾住民自决”。“台湾住民自决”是“台独”分子的主要理论武器,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台独”分子故意模糊“自决”与“民主”的不同,是借“民主主义”之名来行分裂主义之实。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前途只能由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14亿多中国人民共同决定。按照《国际法》上的自决理论,台湾根本无权打着“自决权”的旗号来从事“台独”,我们具体来看。第一,从权力的所有权角度来说,众所周知,国际法上只有“民族自决”而没有“住民自决”这个概念,“台独”分子对此是心知肚明的。恰恰是因为台湾不是一个民族,无法援引《国际法》上的“民族自决”,所以他们才会故意将“民族”概念偷换为“住民”, 提出了“住民自决论”。而因为台湾不是一个民族,它就并不单独拥有“自决权”,而是和大陆人民共同拥有中华民族的自决权。第二,从权力行使的角度来说,自决权的行使是有条件的,“台独”分子故意将“宪政”意义上的自决与《国际法》意义上的自决混淆在一起,又将《国际法》意义上的自决与民主嫁接在一起,以达到混淆视听的效果,对于岛内民众是有很强的迷惑性。

节目主持人:对于赖清德赤裸裸的“新两国论”,马英九先生也做出了抨击,但是从民进党的反应来看,似乎不以为然,您认为这反映出什么?

唐桦副教授:“5·20”之后,我们看到岛内很多有识之士立刻纷纷痛批赖清德,比如马英九批赖清德用“新两国论”挑衅大陆。而他们之所以反应这么大,是因为他们认清了国际社会现况与历史事实,深知赖清德此举让两岸陷入了不可预测的风险和挑战。他们也深深地知道一个道理,两岸的问题 “有关系就没关系,没关系就有关系。”也就是说,两岸之间是一家人的关系,那就没关系,我们好商量;如果你要划清界限,数典忘祖,认贼作父,“倚美谋独”,硬说两岸之间没关系,那接下来就真的有关系了。民进党根本不在意,还说“退休老人的话不用太认真”,究其原因,第一,当然是因为对民进党当局来说,实现“台独”比台湾民众的福祉重要得多。所以即使在赖清德在就职之前,台湾社会已普遍传递出期待两岸关系回暖的民意信号,他们也是选择不在意。这种一党之私凌驾于人民利益至上,就必然会毫不在意地将台湾推向险境。第二,更严重的其实是民进党当局因为长期想要实现“台独”,却又一直实现不了,于是就陷入了一种我们在政治心理学上叫做“认知失调”的状态。也就是说,因为现实一直没有办法满足你的期待,你为了消除心理上的失调感,就会透过更激烈地的方式来合理化自己的行为。赖清德自知“台独”根本做不到,但又偏执地相信“台独”的“合理性”和“可实现性”,为了维持自己认知的“合理性”,只好去做所谓“务实台独”的动作,反复试探,妄图把红线拉低,来自我说服和自我麻痹。所以我们看到赖清德对外国势力频频献媚,标榜台湾位居“第一岛链”的战略位置,公然感谢美国所谓“军援”,这都是典型的“认知失调”之后疯狂拖其他的来搅乱局势。最后,因为美国长期的认知塑造,给“台独”分子制造了一种错误的想象,强化了“台独”分子的决心,随着赖清德与美日关系的进一步拉进,民进党当局对“台独”的幻想还会进一步强化。

节目主持人:从赖清德的这次讲话对两岸关系带来的影响来看,他与此前陈水扁和蔡英文执政时期,是否是更加激进的?

唐桦副教授:我们知道,李登辉被称为“台独之父”,陈水扁、蔡英文被视为“台独之子”和“台独之女”,到了赖清德则成为“台独金孙”。那么很显然,赖清德与此前蔡英文、陈水扁相比,相同点肯定是“台独”的本质,他的讲话是一篇彻头彻尾的“台独自白书”,某种程度上也延续了蔡英文的“四个坚持”。不同的地方在于,第一,他相比以前的蔡英文和陈水扁对大陆更缺乏善意,更充满挑衅。陈水扁在2000年提出“四不一没有”,明确表示不会推动“台独”;蔡英文在2016年表示会遵循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制定的“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这些都是他们在上任时对大陆表示的善意,所以大陆也给予了他们时间。但是,赖清德上台首日,就迫不及待地抛出“两国论”,不提“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拉开了两岸对抗的大幕。大陆也因此对他不抱幻想。第二,赖清德的“台独”立场更加激进冒险,试图把台湾带上一条不归路。其实赖清德可以算是“加强版的陈水扁”和“暴力版的蔡英文”,他一方面有陈水扁的“理念”和“激情”,但信念上比陈水扁“独”。另一方面有蔡英文的“务实”和“弹性”,但比蔡英文的“两国论”更进了一步。第三,赖清德缺少蔡英文的“国际网络”和“国际视野”,我们知道他目前的“国际关系”都是通过副手萧美琴在运作,这容易导致赖清德对于国际形势的误判。所以我们看到赖清德极力乞求外部势力撑腰打气,妄图推动台湾问题的“国际化”,继续“倚外谋独”。第四,赖清德的自我定位是区别与陈水扁和蔡英文的“务实的台独工作者”,他比陈水扁和蔡英文更难搞、更固执、更灵活,风险性更高。一方面他要把“台独”进行到底,一方面他会随时察言观色地去调整推进“台独”的策略。

原文整理自央视《海峡两岸》节目,略有删减改动

(文稿整理:杨延钧;编辑:杨延钧;复核:谭馨;责编:杨昆福;编审:唐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