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风采】何晓繁:开拓进取 为梦前行
时间:2020-06-28 浏览次数:546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同时又是悄无声息的。晓繁老师以自己的学术训练为基础,结合教学实践,为同学们带来全新的质性研究分析软件应用课程,提高了学生们的实操能力。全新的课程带来的不仅是技能上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视野的开拓,使学子们更加体会到学无止境的意味。

何晓繁,两岸所助理教授,英国华威大学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数字素养,媒介素养,新媒体与台湾青年。

初次进入台湾研究院, 是在一个明媚的初夏上午,那时的我不断在心里问自己,我是否能够成功的结合博士期间的学科领域和研究专长,进入到台湾研究的领域中,并做出一点点有贡献的东西呢?怀揣着些许的自我疑问和紧张,我与李鹏院长和张宝蓉教授分别约了聊天见面,想要解开自己的疑惑。经过这两次轻松且愉快的见面聊天,我的疑虑和忐忑逐渐被消解。李鹏院长和张宝蓉教授告诉并鼓励我,攻读博士期间学习到的技能和积累的知识是开展学术研究的开端和基础,后来,台湾研究院的诸多研究注重多学科发展、跨学科和学科交叉的。正是在这样的支持和鼓励下,我开始进入学院的资料室,翻阅和探索已有的研究,慢慢地发现,原来台湾研究院的学科分布丰富,凸显交叉学科的视野,而研究更是做得细致且深入,早已是台湾研究领域的重镇。

正式进入到智库和学术研究机构并重的台湾研究院之后,自觉对台湾研究的积淀尚浅,我便在有空时去学院老师们的课程中旁听。老师们的品格魅力,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法都深深的吸引着我。从日常的课程到学院举办的系列会议、讲座和探讨会,我从不同的学科和各位前辈专家们的研究中积攒了不少台湾研究的知识,竟也能在谈到台湾问题时带有一些的专业性和宏观的视野。我想,这必然是受熏陶并受益于学院的在多学科,跨学科的视角以及开阔客观和国际化视野下所做的台湾研究。

来到学院的这一年多,除了不断地收获和汲取台湾研究领域的知识,也在不断地收获来自学院的支持、肯定以及人际间的点点滴滴的温暖。作为一名刚入职的青年人,有时候提出的哪怕是灵光乍现的点子,只要是可行的,都能得到学院和系所的支持,并马上付诸于行动。刚入职的一个月,启发于学院以及所在的两岸所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视以及教学实践,我有意将质性研究分析软件的运用和掌握以及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一些学习心得与学院的同学们分享。学院和两岸所大力的支持我进行相关的讲座以及学术沙龙。在不断的个人挑战和与大家的分享中,感受到自己对于所分享知识和技能的提升,也收获到了分享过程中的交流和探讨的乐趣。

两岸所师生学术沙龙活动 (左一为何晓繁)


在摸索着前进中的这段时间,所里的老师们经常关心我是否可以适应,时常问有没有什么他们能够帮助我的,任何在工作上或者是生活上的都可以。每每这时,我都感到无比的暖心与有爱。在阳光灿烂的傍晚时分,推开办公室的窗户,总能看到学院老师们打排球的样子,充满活力与朝气。路过学院门前的球场时,我们的曾坤瑜书记也时常喊上,来,一起打球,也要多多锻炼啊。没有上手打球的我,就偷偷的拍上几张照片,记录下在学院里美好生活的样子。

有幸加入已有40年研究岁月的台湾研究院,薰陶于学院的深厚学术,受益于于学院的支持与包容,温暖于学院的关怀,期待刚刚起步的我亦能为之贡献点滴之力。

-END-

策划:厦大台研院GIFTS新闻中心

图/文:何晓繁

联络/整理:高稀塽

编辑:万晓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