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人温柔且坚定地在世间行走,他们路过我们的人生,留下了善良和爱。我们于是怀揣着这份善良与爱继续行走于世间。今天我们让我们一起听听院友蒋亚杰与石正方老师的故事。
(左:蒋亚杰,右:石正方老师)
蒋亚杰,2005级硕士研究生,2007级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我院台湾研究院,获得经济专业博士学位,先后在福建省经贸委、人民政府办公厅任职,现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机关党委副书记。
2005年春接到厦大台湾研究院硕士研究生面试通知后,在BBS上结识的廖明师兄即向我介绍了厦大台湾研究院的情况,谈到院里的老师,廖明师兄说,老师们都很和善,面试时千万不要紧张。其间,他特意提到了石正方等老师。
随后入学,石正方老师成为我的硕士生导师。她严谨的治学态度、精深的学术造诣、善良宽容的为人,对我影响至深,从她的身上我不仅学到了扎实的专业知识、科学的研究方法,而且学到了为人处世的道理,学到了如何怀揣着善良和爱在这个世间行走。
石正方老师对待学术态度一丝不苟。记得入学不久,我参与石老师的课题,期间提交了一篇学术论文,这也是我读研究生之后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几天后,石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她打开这篇论文的花脸文稿,我一看,增减删补的内容比原来的内容还要多。她逐段逐句的耐心讲解,为何要这样修改,其中有何深意。我坐在旁边,既羞愧,又叹服。石老师说,她之前读书时的导师很严厉,第一次提交论文时,也被老师指出很多毛病,而且被不留情面的批评。她当时就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加强学习、改进,再也不让老师这样费心了。果然,此后她提交的论文,基本不再需要老师改动。这件事我印象深刻,也对我以后的求学道路产生深远影响。之后在厦大的五年时间,每篇论文,无论大小长短,我都用心准备,字斟句酌后才会提交、投稿。后来,直博后,我虽然没有经历硕士论文的撰写,但还算较为顺利的完成博士论文,这也得益于石老师帮我打的学术理论根基。
石正方老师在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领域深耕细研多年,理论功底深厚。在学术研究一途上,她孜孜以求,逐道而行,学术成果重质不重量、在精不在多;学术交流或为学生上课时,她贵在严谨,不善高谈阔论,属于“敏于行而讷于言”的典范。在理性、客观、全面、深入地进行台湾经济、两岸经贸等基础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同时,石正方老师尤其注重立足现实、着眼现实,通过对台课题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服务决策参考,发挥智库作用。在原省经贸委工作期间,我也曾因单位委托调研课题的事情麻烦石老师,只要时间精力允许,她都会热情予以支持和帮助。
石正方老师对学生很关爱。我来自农村,深知父母生活不易。读研之后,厦大有补贴,我尽量不再增加家里负担,日子比较清苦。石老师对我的情况很了解,所以就尽量带着我一起做课题、搞研究,然后特意给我超过工作量比例的科研补贴,既提升了我的学术科研能力,又照顾了学生的面子,让我得以顺利完成学业。我人生的第一台笔记本电脑,就是用石老师课题经费发放的科研补贴买的,之后陪伴了我整个求学阶段,成为我学习、研究形影不离的“利器”。石老师没有门第之见,不管是不是自己带的学生,她都一视同仁,求学过程中遇到问题,她都会主动为其排忧解难,所以很得学生的敬爱和尊重。我在厦大读书期间,结识了女朋友,也就是我现在的妻子。石老师得知后,“家长力”爆棚,特意邀我们一起吃饭,每次她们二人见面,石老师都会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去台湾出差,都不忘给她带台湾冻顶乌龙等礼物。此后,我们结婚、大宝出生、二宝出生,一路走来,都得到石老师的关怀、祝福。
台湾研究院的师生关系非常融洽,大家在科研、学习之余,会一起打打排球。石正方老师热爱运动,是学院排球队的主力。我没啥运动“细胞”,很少打球,但经常“观战”。石老师的婆婆当时和她住在一起,老人家有时也会去“观战”,我们便会凑在一块闲聊。老太太瘦瘦小小的,但很矍铄,很大气,从她只言片语中能感受到石老师对婆婆的孝顺,也能体会到石老师生活的不易。但石老师从来没在我们面前表露过丝毫,相反她身上一直有着东北女性特有的乐观,经常微笑,总是宽容。生活不可能尽是鲜花,也会有荆棘,体悟生活的酸甜苦辣,看清生活的真相后,还能够守着内心的爱与光,依然用好脾气好情绪给周边人带来好心情,依然稳而坚定的向前走,这也许是善良真正的力量所在。
在台研院的求学时光,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记忆之一。师长们的谆谆教导和人格力量,时隔多年依然激励着我前行,让我面对挫折时依旧有底气,相信走下去就会有希望。
策划:厦大台研院GIFTS新闻中心
图/文:蒋亚杰
联络/整理:蔡艺玲
编辑:万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