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说求学当趁好时光。在台湾研究院求学好时光里,杂糅了初次见面的悸动,求学于此的触动,师生情谊的感动……你的台研时光里写着哪些故事?以下是来自2017级博士生张亮同学的求学时光记录:
张亮,台湾研究院2017级政治所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台湾与欧盟关系,2018年-2020年连续三年获得太平洋在线会员注册校庆奖学金,2019年获得台湾研究院鼎力奖学金。
一、回首仍记初相识
不知不觉已经在台湾研究院度过了三年时光,倏忽而逝的日子既充实而又紧张。犹记得,2017年3月底,我第一次来到厦大,在海滨校区参加完一天半的博士生入学初试之后,本想进到台研院参观一番,但因为正值周末,学院没有开门,所以作罢。彼时,看着这栋沉稳低调的小楼,还未曾料想以后会去往何方,只是在心里默默期望自己能够顺利进入复试,好进到楼里一探究竟。很快,在骄阳如火的四月,复试如期到来,我在五楼的会议室见到了政治所的各位老师,很羞愧当时的表现松松垮垮,不尽人意,但是老师们的宽和与包容,最终使我得以与台研院结缘。
二、审慎笃行求学路
早在入学前,在网上搜索、学习老师们的文章时,我就发现,老师们的观点往往会激起网民的讨论,支持者众,但也不乏反对者。入校之后,又听老师们开玩笑说,台湾研究是个“危险”的工作,随着课程的深入,越来越明白这句话其中的含义。台湾研究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需要对历史与现实、理论与政策都有非常精准的把握,很多时候,看上去非常相近的两个词可能表达的是截然不同的意思。台湾研究又是一项非常敏感的工作,尤其是涉及台湾政治、两岸关系,任何一种态度和发言都可能招致不解、不满,甚至是抨击、诋毁。这就使得台湾研究不仅需要精深的学识,还需要莫大的勇气,要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而非明哲保身,缄口不言,台研院的老师们真真的都是“勇士”。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使我逐渐加深了对台湾研究领域的了解,也进一步激发了我对台湾研究的兴趣。
纸上得来终觉浅,要更深入地了解台湾,实地的走访和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得益于学院很早就开始运行的赴台驻点研究制度,2019年内我先后到了金门、台中、高雄、台北等地进行驻点学习。
(摄于高雄驻点 / 张亮)
有了学院多年运作的完善配套,以及之前驻点同学们的经验分享,驻点生活既丰富又顺利,我所获颇丰。而且每到一地,都能得到当地老师们的热情接待,他们对我院的交口称赞,令我深深感受到学院在台湾研究领域的深厚积累,也让我为自己是台研院的一员而感到自豪。但是随着交流的深入,也越来越感受到两岸在很多方面思维方式差异巨大,由此更加意识到台湾研究是一项艰巨而又富有意义的工作。
三、恩师同窗似水情
学习上,在老师们的提点下不断有新的收获,生活上有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也一直平静快乐。我的导师孙云老师,是东北人中真诚豪爽的典型,他不仅在学业上对学生尽心负责,而且在生活上也对学生们处处关心。尤其是在节假日,常常在家中为学生们张罗“大餐”,让师门更多了一份家的温暖。平日里,孙老师也乐于了解我们的所思所想,在交流中不仅为我们做学问指点迷津,更为我们为人充当榜样。孙老师常常教导我们说,发心要好,立身要正,凡事只要是出于一个好的出发点,出于一个好的目的,总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孙云老师做的菜 / 张亮)
学院会经常收集同学们对改进学院的学习和生活的意见和建议,李鹏院长总能从善如流,曾坤瑜书记和陈文副书记也总是能与学生打成一片,每位老师都是那么的兢兢业业,耐心细致的解决同学们的各种问题。班上的同学,既有工作多年以后,还能为了突破职业天花板,勇敢将一切清零来读博,勤奋刻苦为我榜样者;也有对台湾问题涉猎广泛,常常为我答疑解惑者,他们是我的良师益友,是我在台研院这个大家庭里得以成长的养分。
恰逢台湾研究院四十年华诞之际,借此感谢所有的老师和同学们,也祝愿台湾研究院乘风破浪,再创辉煌。
策划:厦大台研GIFTS新闻中心
文字/图片提供:张亮
联络/整理:蔡婉婷
编辑:万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