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学子论坛
第五届“两岸学子论坛”在厦门盛大举行
时间:2018-06-20 浏览次数:1787

中评社北京6月28日电(作者 何娅)6月27日,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两岸协创中心”)、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海峡交流文化中心主办,我院台湾研究院承办的第五届“两岸学子论坛”在厦门盛大开幕。本着以青年学子为活动主角的初心,本届论坛吸引了美国哈佛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韩国高丽大学、泰国暹罗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成功大学、义守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太平洋在线会员注册、北京外国语大学等海内外近60所知名高校的265位台湾研究专家学者及青年学子,成功将“两岸学子论坛”打造为近年来规模最大、学科最全、与会人员范围最广的学术盛宴之一。

围绕“深耕与发展”这一主题,本届论坛下设政治、经济、历史、文学、法律、两岸、微视频、EMBA专项分论坛等八个分论坛,以全面的学术视角和深层次的人文关怀为引,以台湾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的交流互动为用,透过青年学子之间的前沿理论交流、学术观点切磋、知识火花碰撞,共同铸就一场台湾研究的学术盛典。
大会开幕式由两岸协创中心秘书长、我院台湾研究院院长李鹏教授主持。两岸协创中心执行主任、厦大台研院刘国深教授,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文化宣传部副部长陈小艶,海峡两岸青少年文化交流基金会常务理事陈准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我院台湾研究院2017级博士生谢银萍代表与会青年学子发言。

刘国深执行主任首先代表主办方热烈欢迎出席本届论坛的海内外青年朋友们,并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两岸青年交流合作与发展的与会领导和来宾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两岸学子论坛”经过四届的拓荒已经积累了良好的基础,形成了两岸特色学术交流品牌。两岸青年学子通过这一学术平台展示自我,锻炼能力,形成了一道独特的学术风景,学生们通过微信群等方式也建立了长期的交流合作关系。他强调,“夫子开讲”是论坛的特设平台,本次主办方特别邀请到海峡两岸的两位“重量级”学者:吴建国教授从教、从政多年,热心于两岸青年学术交流,心得体会颇深;黄嘉树教授是大陆研究台湾问题的最顶尖的学者之一。两位“夫子”对启发两岸青年学者、照亮学子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指引作用。

陈小艶副部长代表全国台联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致以诚挚的祝贺。她指出,5年来“两岸学子论坛”的研究成果和影响力受到两岸学界的一致肯定。她强调,全国台联建会30多年以来,不懈致力于团结台胞乡亲、促进两岸交流,尤其重视和青年的交流与沟通,不断汇聚两岸同胞相向而行的社会基础。她认为,台湾研究作为一门新型交叉学科,具有现实性、政策性、长期性,这些特点决定了台湾研究需要更加注重两岸的深度交流、合作,才能结出优秀成果。她呼吁台胞青年积极参与两岸交流,担当起新时代两岸交流的使者,和大陆青年结成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好伙伴,共同“深耕与发展”,为两岸人民的美好家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海峡两岸青少年文化交流基金会秘书长陈准在致辞中表示,“两岸学子论坛”已成功举办五届,5年来,通过这个平台,两岸千余位青年学子就两岸诸多议题,进行了多方位的学术沟通与交流,并因此增进了相互了解,达成了共识。本届论坛以“深耕与发展”为主题,既是对两岸关系未来的展望,也是对论坛发展的期许。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我们国家的建设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历史新方位。虽然目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仍面临着诸多的风险与挑战,但中华民族的明天只是“长风破浪会有时”。海峡交流文化中心愿意一如既往地携手两岸协创中心和我院台湾研究院,共同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我院台湾研究院的谢银萍博士,以一种真诚、温柔且深刻的语言,描述了身为闽南人的她在两岸间学习、生活的动人场景。她认为,两岸青年看似有异,实则相同。海峡遥远,但所幸,彼此都继承了人性初始的爱与真心;隔阂纵深,但所幸,彼此都懂得成长与理解;差异甚大,但所幸,彼此慢慢学会思考与包容。她指出,两岸需要“学子论坛”这样一座桥,去探触彼此内心多年尘封的区域,解读历史;去走进彼此的迷雾森林,发现奇迹,坦然相遇。

随后进行的“夫子开讲”环节,由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孙亚夫教授主持。台湾研究领域顶尖学者、中国人民大学黄嘉树教授,台湾“中华世纪文教发展协会”理事长、高雄科技大学前校长吴建国教授分别做主题发言,与在场学者和青年探讨两岸关系的历史与现状,表达对两岸未来的观察和思考。

黄嘉树教授以“十字路口的两岸关系和大陆选择”为题,给大家分享了他对台湾问题的观察和研究。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和研究两岸关系的学者,黄嘉树认真学习中共中央的重要文件,他认为要顺应历史发展规律,将台湾问题的解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整体上大陆对台方针政策没有改变,两岸一家亲、两岸同胞的共同生活是大陆一直坚持的方向。十九大以后出台的“三十一条”惠台政策,有利于两岸经济与社会的融合,大陆有信心也有动力,抓住历史机遇期,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和解决台湾问题。他认为在这个十字路口,大陆的选择有三:一、负责任,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需要出发,思考两岸关系而非着力于自我意志;二、实事求是,不夸大所面临的困难,用发展来解决问题;三、辩证地看待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的问题。

吴建国教授以“两岸青年的融合与互利——新世纪青年应有的胸襟与抱负”为题,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其在两岸交流过程中所做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他认为,今年是两岸走向统一的“元年”,关键节点在于惠台“三十一条”。此项政策的提出已经把两岸关系推到实质统一的阶段。几十年来两岸交流已达到一定程度,现在的主要问题在“融合”,而青年则是两岸融合的最大公约数。两岸都已非当年模样,要认清现实,顺势而为,融合互利。两岸青年是新世纪的主人,台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也不可或缺。他认为,台湾青年要看到大势所趋,大陆青年也要胸怀开阔,如此才能有效融合互利。而作为知识分子,两岸青年都应为国家和民族贡献力量。
在大会主题发言环节,来自太平洋在线会员注册的王瀚、方圣华,广西大学的黄斯嫄,台湾清华大学的陈丛,武汉大学的苏怡,台中教育大学的布宝淇,中国文化大学的陈威颖等七名两岸青年学子围绕各自的主题做主旨发言,向与会人员报告自己的学术文章及研究成果。27号下午,与会人员分别融入政治、经济、历史、文学、法律、两岸和视频分论坛,聚焦不同领域,围绕各自议题展开精彩的学术切磋和交流。台湾研究领域知名的专家学者们,本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高尚情操,扮演着主持人、点评人、听众等不同角色,将舞台留给青年学者。

同时进行的还有EMBA专项分论坛,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围绕“新时期进一步深化两岸经济社会文化交流合作研究”展开深入探讨。厦大台研院唐永红教授分析了两岸经济发展现状,他指出“两岸关系正常化”是两岸经济发展的重大前提。义守大学EMBA项目执行长李建兴教授分析了当前的两岸关系,并对未来两岸关系的正常化持客观态度。义守大学的徐少东认为两岸青年不仅要交流,更要思考未来的出路。台湾研究学会副会长曾建丰则主要分析了台湾社会的发展,他认为台湾不能忘记历史,要思考未来的出路。

在两岸关系发展不断深化的前景下,两岸青年交流活动已走向一种全新的局面,打造具备学术性、深入性、高端性的品牌活动,已成为“两岸学子论坛”的使命。两岸协创中心、我院台湾研究院努力打造这样一个平台,使得台湾研究领域的青年学子们得以学有所用、用有所长。通过论坛,让两岸青年学子在无数专家学者、学术前辈的引领下,通过学术观点碰撞、前沿理论探讨、情感友谊的深化,成为台湾研究领域的新兴力量。路漫漫其修远兮,两岸青年肩负伟大使命。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两岸青年都应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