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厦大台研讲坛”第八讲:新加坡国立大学祁冬涛教授开讲
时间:2018-05-30 浏览次数:2165

5月28日下午,我院台湾研究院“台研讲坛”迎来第八讲,本次讲座的嘉宾为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祁冬涛教授,主题为“阶级、族群、世代与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此次讲坛由台湾研究院院长李鹏教授主持,政治所、经济所、两岸所和其他所的部分师生与会。

李鹏教授首先对祁冬涛教授的求学经历和职业经历进行了简短的介绍,祁教授先后在南开大学、北京大学、斯坦福大学获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随后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工作,同为国家高端智库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教授。其主要的研究方向为:政治社会学、民族主义、社会运动与抗争政治、台湾研究等。

首先,祁教授向大家简单介绍了关于“台湾地区2016年领导人选举”已有研究普遍性逻辑:人口统计学变量、态度、认同类变量与其他变量是如何影响政治行为的(如投票)?在该逻辑的基础上,祁教授介绍了他的研究设计。他建立了一套更为明确的因果机制模型,将影响台湾选民投票的因素划分为一个利益因素和三个认同因素,其中利益因素为两岸关系对个人及台湾经济的影响;认同因素为对台湾民主的认同、本土意识、独立意识。然后将这四个因素组合成11个影响投票的因果机制,用结构方程考察11个因果机制是否能够解释年轻世代、老年世代、弱势群体、低教育背景者以及闽南人的投票行为。在此过程中,祁教授提出了一个“相对弱势群体”的概念与研究视角。

随后,祁教授分享了上述研究的主要发现。在年轻人部分,结果显示出认同与利益的两面性。选举时推动选民支持蔡英文最重要的因素是本土意识与“独立”意识;在弱势群体部分,推动他们支持蔡英文最重要的因素是民主认同,而非经济利益;“独立”意识是推动低教育背景者支持蔡的最主要因素,而对于闽南人,本土意识则最为重要;在老年群体部分,经济利益和“独立”意识对他们投票无影响,他们的民主意识与本土意识都显著低,减少了他们对蔡英文的支持。最后,祁教授还对该研究的政策启示进行了介绍,并提出研究发现中出现的难以解释的问题,供大家讨论。

祁冬涛教授介绍完毕后,政治所唐桦副教授与陈超助理教授分别进行了回应和提问,张文生教授、张宝蓉教授、王华教授等也就部分问题与祁教授展开了探讨。讲座反响热烈,提问环节中,院里的硕博士生发言积极,与祁教授进行了良好的互动。祁教授的研究成果对本院师生更好的了解台湾选民心理提供了很好的实证研究经验与分析,师生互动与思维碰撞更是为双方更好的进行台湾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自此,“厦大台研讲坛”第八讲完满结束。

 

Top